地点
诗文库
论时务六事理宗时 南宋 · 牟子才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二、《历代名臣奏议》卷六二、《宋代蜀文辑存》卷八六
之鄙人也,起身齑盐,世忝科第。
顷岁纂脩《会要》,寓局成都,猥以非才,充员末属。
今四朝大典铅椠方新,复以翻阅之微,缀班册府
兹因轮对,获望清光,而又适当陛下慨叹时事、欲新庶政之始,臣何幸获际休明,其敢掇拾陈言,以塞一时之责?
谨条今日所当加意者六事,为陛下言之,惟陛下幸听。
臣闻大臣之辅佐人主也,惟当公其心以裁天下之事,尤当和其心以济天下之事,二者相须,阙一不可。
宰天下者,率用此道也。
恭惟陛下爰立二相,置诸左右,适丁是时,而天命人心之去留,内忧外患之纷错,顾不当开诚布公以裁事机,同寅协恭以起治功欤?
然徵诸行事,往往私心胜而正理或亏,偏见生而公道不建。
以无偏陂之心而置之于人欲横流之冲,以至广大之理而运之于智巧杂出之地,大臣而如此,天下之事奚其正?
验之几微,往往党与分而气类不齐,外貌同而肺肠各异。
以大有为之岁月而付之于阴相畦畛之中,以尚可为之事机而委之于形迹弥缝之际,大臣而如此,天下之事奚其济?
且大臣之所当事者,何也?
曰格君心之非也,伸敢言之气也,开众正之路也,守祖宗之法也,弭人心之怨也,惩边议之误也。
陛下守宫庭之行,知所治心矣。
然箴戒之作,不能止酣歌之讥;
溺爱之偏,莫或掩道涂之议。
女冠者流,未必事事请托,然或为苟进之媒;
貂珰等辈,非必口含天宪,然或侵大臣之柄。
灶奥夤缘于贵戚,权纲窃畀于私亲,内降不由于中书,禨祥多惑于左道。
深宫燕游之媟,不如大昕视朝之庄;
近习狎昵之私,不如亲近儒臣之简。
振厉之初,求所以格去诸妄,非大臣责耶?
是必同心协谋,积诚感动,使人主立于无过之地,而后大臣格非之功为无负。
不然,惮于劘切之言,济以弥缝之术,非所以正君心也。
谏宪补阙为心,触邪为事。
然古今之通患,每易于谏人主而难于言大臣,敢于攻人主之短而不敢忤大臣之意。
比者言事之臣数论权要,发于公道久郁之馀,可谓不畏强禦矣。
然嫌隙之开,相挺而去,曾未半岁,议论数更,或是或非,居然可见。
今也不计其言之当否,不察其心之是非,或例畀美除,或姑与假告,去者渺不可即,朝廷判然相忘。
是掩覆虽至而讳忌实彰,形迹虽无而疏远滋甚。
振厉之初,求所以主张公道,非大臣责耶?
是必同心协谋,扶植假借,使言者无不伸之气,而后大臣右贤之志为无慊。
不然,是非淆混,邪正同涂,非所以伸直气也。
更化以来,知辟正涂矣。
然自陛下疑君子之无效,而后左右亲昵之人皆得以操荐士之权;
自大臣喜小人之有才,而后平生亲故之人皆得充荐士之目。
故布满周行,参错州郡,非天子之故人,则大臣之乡曲也;
非天子之戚属,则大臣之姻娅也;
非天子之近亲,则大臣之故旧也。
当宁听唱之端,二府观瞻之地,苟以一毫私意临之,则无以示天下之公也。
振厉之初,求所以肃清朝著,非大臣责耶?
是必同心协谋,博采望实,使四海无不来之旌聘,而后大臣求贤之心为无愧。
不然,以爵禄为吾家之物,以表著为营求之地,非所以用正人也。
道揆者曰法守,迩年以来,朝廷不知绝私情而崇公道,惟知坏法守而乱纪纲。
滥恩幸赏,涂而归之,给舍为陛下守此法也。
大臣不能如杜衍之裁抑,已为有愧,今乃委曲宣谕,志在必行,是封驳之职不废于给舍而废于大臣也。
奸赃狼籍,绳而治之,台谏为陛下守此法者也。
大臣不能审择之于初,已为可议,今乃收拭录用,不踰旬时,是弹劾之法不废于台谏而废于大臣也。
堂除部阙,区而别之,吏部为陛下守此法者也。
大臣不能公取士之鉴,固已欿然,今乃片纸批谕,下侵有司之权,是选举之法不废于吏部而废于大臣也。
振厉之初,求所以恪遵成宪,非大臣责耶?
是必同心协谋,各扬乃职,使祖宗无不守之法度,而后大臣尊祖之心为无慊。
不然,狃偏爱之私,徇人情之曲,非所以重法守也。
我朝以仁立国,陛下以仁得民,足以宁固邦本矣。
然自辛卯以来,敌国深入,岁事歼屠,民靡有黎,具祸以烬,而襄、荆湖之民怨。
自清野令下,淮流过江,饥火驱之,相与为乱,而两淮之民怨。
自铜楮泛滥,和籴艰难,重之以科须,加之以焚僇,而列郡之民怨。
四月九月不雨,穑事大乖,运舟尽绝,而浙西之民怨。
自公私困匮,米斗千钱,细民委命洪波,甚者至于相食,而京畿之民怨。
振厉之初,求所以消弭群怨,非大臣责耶?
是必同心协谋,劳来还定,使天下无不获之夫,而后大臣安民之功为可纪。
不然,忘其自为怨咨,听其自为生死,非所以挽回人心也。
边议得失,国家安危之机也。
自破蔡之役误于援敌,而敌已有窥伺之心;
入洛之师误于恢复,而敌已有报复之心;
反覆叛乱之臣误于招纳,而敌已有忿我之心;
南北介使之往来误于和好,而敌已有轻视之心。
此内之四误也。
京湖之帅误于信畔,而襄岘至浮光弃;
两淮之帅误于清野,而蕲至宝应弃;
四蜀之帅误于劫寨,而三泉成都破;
夔门之帅误于守江,而南浦秭归破。
此外之四误也。
内外交误而大势乖,本欲拓境,今乃不能守境;
本欲辟国,今乃至蹙其国。
振厉之初,求所以惩曩误,非大臣责耶?
是必同心协谋,谨固封守,使金瓯无毫发之缺,而后大臣保境之心为无愧。
不然,寄事权于诞谩,置境土于渺茫,非所以谨边议也。
夫天下大物也,宰相重任也。
君心薄蚀,欲其格非
直气不伸,欲其扶植;
正人沈抑,欲其振拔;
成宪败坏,欲其保守;
生民愁怨,欲其安集;
国论乖误,欲其惩创。
非公无以裁天下之事,非和无以济天下之事也。
臣愿陛下申命二相,继自今其明白洞达,毋尚存私意;
其开心见诚,毋尚存形迹。
毋阳为尽心而阴有所主,毋面相阿徇而退各有心。
处一事但论其是非,毋曰「此某人之所言也」,而互相猜忌;
用一人但论其贤否,毋曰「此某人之所厚也」,而阴肆挤倾;
进一谟但论其当否,毋曰「此某人之所建也」,而阴相摇撼;
格一非但计其听否,毋曰「此某人之意也」,而阴加谗毁;
去一凶但计其是否,毋曰「此某人之所恶也」,而阴致其弥缝;
施一惠但计其广狭,毋曰「此某人之所行也」,而强分于彼此。
如此则二人同心,可以济艰危,可以成治功,可以消朋党。
不惟无负陛下所以更新圣化之初心,而二相亦有无穷之闻,则亦有无疆之休矣。
虽然,内而宫壸,外而朝廷,近而生民,远而边鄙,二相固当加之意,而一心之微,在陛下亦当致其严。
陛下闵事变之横流,嗟异證之狎至,而欲改纪其政,此固今日作新治功之机也。
然心为万物之原,而不求有以去其旧习,其何以爽邦而新国耶?
是故利欲之心,昔所以蠹吾治也,今则去其蠹;
逸豫之心,昔所以害吾政也,今则去其害。
必多亲贤士大夫之论,以涵养圣性;
必深绎五三六经之言,以缉熙圣学。
使吾之一心湛然其天,不为外习之所诱,以之出治,则天下无不调之弦瑟;
以之集事,则天下无不振之规摹。
其或治源未澄,政本未立,则天下之言治者,亦故而已,是岂今日所以望于吾君吾相哉?
是岂今日刷励图治之初心哉?
臣位卑言高,触犯天听,死有馀罪,惟陛下矜而赦之。
书林十景 其九 宝应朝阳1276年 宋末元初 · 谢枋得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古阴寂寂人踪稀,一泓凝碧环招提(招提:北魏太武造伽蓝,创招提之名,后遂为寺院的别称。)
洪音清韵系风雨,山鸣谷响声迟迟。
昧爽初分天欲晓,岚气升腾迷木杪。
金乌鼓翼海色红,烁醒林中正栖鸟。
月下宝应湖舟行 明 · 孙承恩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湖上凉风向晚生,扁舟遥溯月华明。
人家鸡犬无鸣吠,一路嘈嘈络纬声。
宝应湖风涛之险赠同舟三君子 明 · 孙承恩
五言排律 押词韵第十一部
解缆风威盛,扬帆暝色生。
湖波昏浩渺,星月惨光精。
荡漾中流险,喧呼半夜惊。
入船跳急雨,跋浪偃长鲸。
惶惑同舟侣,艰难共此情。
病夫兴盥栉,舟子乞神明。
河渚依微见,蒲丛渐次横。
未须论近远,暂得免烦萦。
慎重应无悔,濡袽合用铭。
朝来同慰喜,相与记兹行。
东汉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净德集》卷一六
天下国家之权,不幸而为小人所乘,则生民受敝,社稷有可忧之渐。
于是忠臣义士痛心切齿,合谋共力,犯大难而攻之。
攻之而胜,则天下赖之以安;
攻之不胜,则继以死而无憾。
然其势常不胜,以及于死,天下从而悲之。
窃尝考求成败之迹,为之深思远虑,而见其亦有可禦之策,不必犯难以攻而使之不可胜,盖先几之谓也。
夫小人而能窃天下之权,则安有无故得之者哉?
其始也,盖天下有不幸之事,君子不为之办,而小人办之,幸而有成,以为其功,以固结世主之意,于是气燄炽烈而党与盛大。
后之人君,生于深宫,溺于近习,熟闻其说,而谓斯人之足以办吾事也,则又从而亲信之。
故天下之权为其所乘,至于丧乱而不可解。
世之君子既有扶衰持危之心,盍先天下之忧而为之谋,使办事在我,而收功不在于彼,深防其源,痛遏其流,则奔冲决溢之患,不及于后世,岂有因之而遂丧天下者哉?
惜乎始也不能一出力以办其事,由是功不在吾而在彼;
既以启其强梗之渐,以遗后世,及夫权移势立,而乃与之力决胜败于死生之际,多见其重不幸也。
此譬如以百金之剑授于盗贼,逮其行劫,有人焉一旦窃不平其暴戾,敢持梃而搏之,反至于死,死之者固无愧矣,授之剑者安可逃其责耶?
东汉宦官之盛,自郑众始。
之盛,以和帝幼弱,而有诛窦宪之功。
其后国统遽绝,母后临政,孙程定立顺之议,曹腾参建桓之策,朝廷纲柄,尽付其党。
陈蕃、何进、窦武之徒,怀愤奋发,欲清妖祲,而不免殄戮之祸,刘氏龟鼎,由此沦失。
使诛立顺建桓之事,当时将相能收其功,而不出于三凶之手,则奸佞之势,岂遂滋长而至是邪!
忠臣义士亦未遽然为之死也。
唐之宦官,亦大类此,自辅国、元振之后,其徒日益肆横而不可禁。
然二人者,其始亦有宝应定策之功,故其终乃有甘露之事。
此前世安危成败之明验,炳然可见者矣。
呜呼!
功者,忠义之实也,君子之所宜有,非小人之所可居也。
小人而居功,微则利己而害物,巨则至于乱天下,岂独宦官而然乎?
有天下之大节者,然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也,几微付畀之际,敢不慎哉!
《师》之上六曰:「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夫处师之极,为所归,以大君之命,而有开国承家之事,岂小人而可用乎?
此圣人所以深明夫治乱之大计也。
汪庾齐之宝应亲迎赠诗四首 其一 明末清初 · 吴嘉纪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陋轩诗卷十二
芳树啼莺淮水滨,广陵歌吹白田春。
门阑喜遇乘龙日,城郭争看奠雁人。
汪庾齐之宝应亲迎赠诗四首 其二 明末清初 · 吴嘉纪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陋轩诗卷十二
画舫牙樯远溯洄,射阳湖畔水花开。
春风微呴晴波小,一对鸳鸯并翅来。
汪庾齐之宝应亲迎赠诗四首 其三 明末清初 · 吴嘉纪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陋轩诗卷十二
城中无处不繁华,纨绮何心向俗誇。
琴在帏中书在几,宛如徐淑秦嘉
汪庾齐之宝应亲迎赠诗四首 其四 明末清初 · 吴嘉纪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陋轩诗卷十二
华灯深夜照含羞,邂逅居然胜女牛。
天上银河只数尺,郎今归自大琉球
唐论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净德集》卷一六
隋唐之际,天厌乱久矣。
高祖始受命经营创造,天下略平。
太宗宏谋远算,以底大定。
高宗昏庸,权移武周中宗继之,韦氏夺柄,唐之基绪,绝而后续。
此二者皆起于女子之祸,而不生于天下之变,岂待拟议而后明乎?
然自天宝至天祐,始终几二百年,变故数起而遂及于亡者,何也?
迹其衰丧之端,盖有四焉。
一曰方镇,二曰四夷,三曰奸臣,四曰宦者
四患之生,则又有所从矣。
方镇之患,生于倚之过重而养至彊大;
四夷之患,生于茍其为用而不复禁制;
奸臣之患,生于听任之惑;
宦者之患,生于危难而赖其功。
其生虽异,而其迹相表里。
内有以召,则外有以应。
惟其明君忠臣,或禦于外,以定内之势;
或制于内,以成外之功。
是以乱而复治,危而复安。
及其内外之患并起共攻,而上下无以制禦,则天下崩解而不可支,此唐亡之明验也。
藩镇诸帅,分列四方,大者千里,少者数郡,建幢授钺,犬牙错峙。
沿边皆置节度府,范阳、朔方兵至十万,威武相高,暴戾相胜。
一旦窥伺国衅,卷甲而前,则中原丘墟,天子播越。
乱根逆萌,既无以制,然后加之王爵,以安其意,赐之金券,许其自新,姑息继世,幸于无事,此倚之过重而养至彊大也。
肃宗之初,志在恢复,西戎尝引军赴难,收复二京,亦赖其力。
代宗时寇孽未殄,又尝率众讨逆,既与之和亲,又待以殊礼。
西戎之性,暴而无厌,及大历之际,吐蕃侵掠,屡至近辅,卒犯京师,此茍其为用而不复禁制也。
明皇之于国忠、林甫,代宗之于王缙、元载,德宗之于赵赞、卢杞,此听任之惑。
辅国、元振始建宝应定策之议,而宦官张盛,此危难而赖其功也。
国忠、林甫既专政,乃有天宝之乱;
、载、辅国、元振既用事,乃有大历之寇;
赵赞、卢杞既擅命,乃有奉天之危;
此内召而应也。
然天宝之乱,则子仪、光弼能靖大难,再造王业,而天下不遂坏;
大历之寇,则又为子仪荡平,而中原不遂失;
奉天之危,则浑瑊、李晟竭其忠力,以清妖祲,而王室不遂亡:此之谓禦于外以定内之势。
德宗之季,以延赏之怨罢李晟,以延龄之谋废陆贽,始置护军中尉中护军,以兵授阉尹
当此时,奸臣宦者之势可畏矣。
宪宗愤威令之不振,勇于拨乱,诛刘辟,执李锜,讨王承宗而不疑。
一用裴度,则淮西之孽扫去,逆藩叛将,蓄锐丧气而思效顺。
穆宗之时崔植、杜元颖不知兵,朱克融之乱,复弃河朔元稹与魏宏简交害国政。
至于文宗,则守澄有勋,宗闵为相,甘露之败,京师喋血。
当此时,奸臣宦者之势又可畏矣。
武宗以雄谋勇断抗举国势,一用李德裕而诛陈行泰,破回纥,讨刘稹,皆有成绩,而寇孽不敢肆其暴:此之谓制于内以成外之功。
僖、昭之际,主德既昏,令孜、复恭擅执威柄,卢携、张浚辈为之辅翼,既有沙陀之侵暴,又有朱温之吞噬,则天下之势固去矣。
呜呼,唐三百年而治乱循环如此,为万世之策者,安得不远监而深虑哉!
家少林去岁自京师南旋董东亭秋帆红树图志别同人皆有题句独少余诗顷过宝应为补题之 清 · 王文治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梦楼诗集卷七
潞河秋雨送君时,望断归帆未有诗。
今日维舟题数字,赚君万里费相思。
戴岳子深秋 明末清初 · 吴嘉纪
 押删韵 出处:陋轩诗卷十
湖滨枫摵摵,岩际斑斑。
潇洒戴安道,形容宛在深秋间。
秋深陇亩天欲寒,乃补茅屋,乃葺柴关。
羡君躬耕安宜田,羡君家住松萝山。
稻粱亦已穫,妇子亦已閒。
正好骑牛与汎艇,江北江南独往还。
宝应 明 · 蔡文范
五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九十九
湖阔疑无地,堤长亘若虹。
孤舟数点雨,杀却日南风。
宝应道中赋寄啬翁 清末至民国 · 诸宗元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大至阁诗
堤高横巨浸,潦落苦骄晴。
匡坐依帆影,来船问驲程。
过江非寂寞,行水愧经营。
廿载治淮略,何能慰友生。
淮安炀帝行宫 明 · 钟昌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江淮一望意悠然,水绕隋宫落雁前。
宝应野云生古渡,广陵寒树接荒烟。
寝园碧草馀春在,辇道飞花返照悬。
回首帝城歌舞地,垂杨空拂钓鱼船。
东淘舟次严东有家少林夜话时少林将归宝应 清 · 王文治
 押庚韵 出处:梦楼诗集卷三
日落暮山静,悄然秋月生。
清辉不觉远,但与凉波平。
预念明晨别,难为此夜情。
头颅已如许,犹自绊浮名。
讼蝗 清末至现当代 · 李宣龚
 押词韵第三部
射阳告蝗灾,插羽星火驰。
一旬三廓清,官书等童嬉。
敝邑势洼下,错壤洪泽湄。
冬乾挟春潦,燥湿殊失宜。
有虫不腐毈,一卵破百儿。
跳跃竞唧嗾,如闻冰流澌。
朝掘百丈沟,暮障千丈陂。
畚锸相后先,挨村不遑糜。
缚帚纳窟穴,聚歼无一遗。
除恶誓务尽,不留为人饥。
何曾劳酒浆,民各急其私。
徼幸害已去,安用更张之。
谁知坐疏忽,长官翻见疑。
徵蝗等包贡,督责不敢迟。
秽烂已入土,何从登阶墀。
大索菰芦中,开笼行欲飞。
老手擅刀笔,批根弥有词。
扑蝻寖成蝗,事实焉可欺。
为政乃若此,讵称良有司。
下吏愧无状,厥咎诚当尸。
举头视皎日,岂复求人知。
顾兹府县间,不能无是非。
投帻乞病免,两端休争持。
异哉彼狡狯,弄姿微拈髭。
逡巡就客位,幡然降色辞。
自悔太孟浪,误将汝瑕疵。
为惠况不费,未蠲毫与釐。
片语事立白,褊心亦良怡。
海东某使君,市蝗不论赀。
穿冢高于城,状若封鲸鲵。
钜万从何出,官仓无稊。
假手恣一饱,黑胆青肝脾。
岁宴最上考,公言空尔为。
宝应朱周桢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二十五
看君非泛爱,一晤尽平生。
永夜春灯静,空阶霁雪明。
壮年诗律老,在野史书成。
酌罢射阳酒,愁闻征马鸣。
西山纪游记治平四年八月 宋 · 杨杰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三、《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一三五、乾隆《南昌府志》卷六、同治《新建县志》卷七八、《西山志略》卷一
治平四年秋八月,杰奉祀西山,游玉隆、天宝、应圣、凌云、栖真、太虚、大霄七宫观,香城、翠岩、双岭、云峰、奉圣、安贤、六通、盘龙八寺院,造天宝、洪崖二洞,升旌阳、王乔、萧史、葛洪、洪崖、灵观六坛,入施肩吾石室,阅玉隆古道藏,瞻应圣肃宗御容及洪崖先生旌阳真君、奉圣观音、香城尊者、凌云天师五尊像,香城栖真二十三铜像,观玉皇赐许真君诏书,及明皇凌云、天宝,徐铉游帷,石延年龙泉所书四观额。
洪崖旌阳、云峰七井,旧旌阳石函,香城石砚,天尊水帘芭蕉源谯石,旌阳许真君古柏。
回,至玉隆、凌云二镇,过程公桥,陟谢灵运雨华台,登香城绝顶,憩陈陶庵故址,梵僧绎经二台。
至风雨池,望豫章临川、筠阳、九江、星子五郡之境云。
宝应视朴生疾过镇江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霜严风急夜凄凄,踏影微行月向低。
北府兵屯残角冷,寄奴巷陌晓乌啼。
熏天可待扬灰尽,学道终怜到死迷。
明灭龛灯愁外远,不眠心拾上方梯。